- 主页 /
- 潮人志
潮汕籍外交官系列|吴德广:我是快乐的礼宾官
【编者按】吴德广,潮州人,曾任驻古晋总领事。此前为外交部礼宾司参赞,三进三出,在礼宾司工作近20年。曾多次参与为毛泽东、周恩来等第一代领导人的礼宾安排。1978年随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缅甸和日本,并出席了《中日和平友好条约》互换批准书仪式。1983年至1987年任我国驻日本使馆一等秘书,做礼宾官。在礼宾司时曾多次率领或参加先遣组,为我国领导人出访打前站。吴德广著有《从礼宾官到总领事》、《外交官背后的外交风云》等作品。
吴德广在潮州金山中学广州地区校友联谊会上发言
我很庆幸,在人生旅途上,见证了共和国诞生以来的光辉历程,悠悠岁月,弹指一挥间。许多刻骨铭心的往事,永远挥之不去。
1965年我毕业于外交学院,调入外交部礼宾司。礼宾司成为我外交生涯的第一站。我一生三进三出礼宾司,在那里任职约20年之久,两次在驻外使领任职也是当礼宾官。礼宾风雨情总是难忘的,礼宾情外交缘的点滴,折射魅力新中国的步伐。
亲聆老前辈的教诲
我记得到礼宾司报到那天,显得土气十足。接待我的张处长很关心我的"形象工程",让我向部行政司仓库管理处借冬、夏中山装各一套。这样,一夜之间,我就从一名清贫的学生变为衣冠楚楚的礼宾官了。虽然我穿的是崭新的礼服,但当时我不太在乎日常礼貌礼节,因而不时出点洋相。
有一次我与同事去北京饭店出席一个大型招待会,招待会结束后,找不到我们的车子,我就独自回东交民巷宿舍。次日上班后,领导批评我,怎能不告而别。礼宾人员,不仅要善于找到自己的车位,还要帮其他同志找车子。这件小事,使我的思想震撼很大。礼宾人员不仅要管好自己,更重要在于为他人服务。当礼宾官日子长了,我对这种特殊的服务行业越来越感到何等重要,它确是一种服务行业,为总体外交服务,为贯彻外交政策服务,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。每个国家和民族都离不开它。
在礼宾司我荣幸有机会见到周恩来总理。当时周总理常常佩戴一枚"为人民服务"的纪念章,我看在眼里,温暖在心里。"站稳立场、掌握政策、钻研业务、遵守纪律"聆听周总理的教诲,牢记他对我们的要求。让我难忘的是他对礼宾工作人员十分关心。有一次还要求我们记住"礼宾革命"四个字。
周总理非常重视礼宾工作,强调礼宾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。丝毫不能大意,任何差错有可能引起误会和不快,甚至影响国家关系。他亲自审阅礼宾接待计划,经常直接给礼宾司下达指示。在他亲自指导下,礼宾工作继承并发扬了我国优良的礼仪传统,并适当汲取了国际上的一些好的做法和惯例,不断改革,形成独特风格的新中国礼宾。
今天当我回忆起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和老前辈的期望,想起那些曾经感动自己的亲切话语,我感到幸福,为我拥有得天独厚的精神财富而高兴。
1992年吴德广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在日本冈山县濑户大桥前留影
感受世界历史天平向我国倾斜
1969年我被派到我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工作。总领馆的迎送任务繁重。那时我国已与40多个国家建交,国宾访华和我国领导人、代表团出访、外交信使出国大多路经卡拉奇,我作为礼宾官,起早摸黑,随总领事奔波于机场与总领馆之间接送客人。
我于1975年底调回礼宾司。1978年1月我随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缅甸,那是自从粉碎"四人帮"以来,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出访,首先访问周边国家,开创外交新局面。同年10月我又随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,并出席"中日和平友好条约"互换批准书仪式,这是一次历史性向访问,举世无伦。条约的签订和批准生效后,中日之间尤其是高层官方往来大幅度增加,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升温,文化交流频繁,两国关系空前友好。当我看到这一切,十分高兴。我常常思索礼宾是小事,外交是大事的深刻内涵。
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,国宾访华纷至沓来。有朋自远方来不也乐乎。在礼宾司最牵情动魄并终身难以忘怀的是,我当礼宾司接待处副处长的日子里。我常和同事整天忙忙碌碌,要办的事情没完没了。外交无小事的信念,使我战战兢兢,浑身是劲。每年约有百起国宾访华,这意味着世界历史天平向中国倾斜,想到此,我欢欣鼓舞。
中国驻古晋首任总领事吴德广荣休返回中国后,仍致力推动马中友好关系。图为他率团重返古晋访问,在古晋机场受到热烈迎接的一个镜头
接待国宾是一项涉及许多单位和人员的综合工程。每次接待任务我和同事都体验礼宾官之苦,也享受礼宾官之乐。
礼宾官工作处于高度紧张状态,几乎没有上下班之分,大量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国宾抵达前完成。我记得那几年里,几乎没有一起国宾访华的名单和日程是一成不变的。重复的劳动,成为我的家常便饭。国宾访华的安全和医疗保健、宾馆、乘车、赠礼方案等,是礼宾官必须仔细考虑之中。
国宾抵京后,我们就开始在钓鱼台宾馆紧张工作,有时还得提供一天24小时的服务。几天之后国宾离华,我和同事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。回家顾不上休息,又得迎接新任务,真是战不旋踵。
礼宾官之乐在于看到国宾访华的成果,他们的成功访问成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的里程碑,我为一座座友好的里程碑铺砖垫土感到很荣幸,很快乐;再说能与国宾一起感受我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的精神,也是一件乐事。在紧张工作之便,我还有机会欣赏祖国美丽河山,更是乐中乐。战战兢兢迎接新的挑战
1983年我到驻日本使馆任一等秘书,当礼宾官。在那里我面对新的挑战,天天忙忙碌碌,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任务重、头绪多、情况复什和多变,我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受到一种激情,浑身是劲。外交官的责任心让我不露声色夜以继日工作。1983年11月胡耀邦总书记和1985年4月彭真委员长访问日本,忙了一阵子。在繁忙的礼宾事务中,周恩来总理提出的"准确、细致、主动、及时"八个字常常勉励和伴随着我。
1987年底我任礼宾司处长。1989年12月任礼宾司政工参赞。多年来礼宾司不断迎接新的挑战,他们对理想坚贞不谕和无私的奉献精神,完成大量国家礼仪任务,赢得了外交,为国家赢得荣誉。
随着我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,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越来越多。每次成功访问,礼宾官付出的辛劳是鲜为人知的。1992年3月我率先遣组赴日为江泽民总书记访问日本打前站,并随江总书记访日。1991年至1994年期间,我先后多次为国家主席、国务院总理出国访问打前站。任务急、困难多、情况复杂多变,但我坚持外事无小事,及时请示汇报,注意调查研究,热情认真细致工作,圆满完成了任务。
作为礼宾官,我有幸数次随我国国家主席或其他领导人出国访问,亲见东道国隆重热烈欢迎中国领导人的场面,目睹我国领导人在国际政治舞台的风采。当今的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上的巨大影响力和魅力,举世瞩目。这是中国领导人的光荣,也是国家的光荣。
多年来,"五星红旗迎风飘扬,胜利歌声多么响亮;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,从今走向繁荣富强"的歌声,一直激励着我,迎接新的挑战。
人生如同旅行。在这漫长又是短暂的人生旅途中,礼宾情外交缘让我短暂的旅途变得难以忘杯,激起我对祖国感恩之情。
(转载自北京潮讯)
一键分享: